2019-06-12 17:35台湾醒报 记者张元融/台北报导
日文包装易误导!消基会於12日揭露,百货超市架上的元气家蔬菜,产地在台湾台南市佳里区,整体标示却是日文,且并无有机认证等标章,售价却比他牌高1至3倍之多,易造成消费者误认为日本进口产品。虽说这样并无触法,消基会仍呼吁主管机关修法,将农产品也纳入商品标示法规范。
消基会董事长雷立芬表示,商品标示法明定包装要以中文为主,但农产品却不在范围内,他建议以后农产品也比照办理。她也说,农委会应该要好好教导消费者,该如何认清农产品标章,对於取巧的业者也要有道德劝说,否则商品标示系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。
消基会秘书长吴荣达透露,他半年前即提醒食药署,要将农产品列入商品标示法第七条规范,规定外包装须以中文为主,但至今仍无消无息。
另外,吴荣达也提到,现在有许多小农为了节省中间剥削,会以直销通路直接卖给消费者,造成主管机关难以从通路端抽验检查,主管机关应该赶快订定办法,才能落实农产品重金属或农药的抽验。
针对元气家蔬菜售价争议,雷立芬说「虽然说业者定价格为市场机制,产品定价消基会一向不予置评」;但站在消费者的立场,该产品在没有有机标章、产销履历标章等标章的情况下,是否真如同包装上所标榜的「健康安全」,事实上还有待商榷,因为业者宣称的所谓安全栽种,未经检验,我们都不得而知。
她说「业主需要出来说明,为何他们的商品要比其他有机农产品贵1.4~1.5倍之多,也比产销履历农产品贵上2~3.5倍。」她也补充「台湾是经济市场,
并无管制商品价格,但是元气家的商品确实价高一筹,品质是否价量相值,值得观察,亦请消费者要多多思考!」
记者致电该农产品业者林老板,他回应,商品包装并非全部用日文包装,包装也已经用20年了,「难道我要服务日本客人不行吗?」;至於消基会置疑的售价过高,他说「我的产品,整年都没有改变过售价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