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4-15 05:30:00
〔记者萧□欣、王忆红/台北报导〕华航改名会不会影响航权,航空界人士表示,现有的航权、航线,确实可能出现变数;至於华航的两岸营收是否占总营收四成?依据法人报告指出,中国、香港航线占华航营收约达廿四%。
法人报告 中港航线占华航营收24%
航空界人士表示,所谓航权是双方谈定,只要一方不满意或有变动,随时可以重谈;且合约形式有很多种,有些是指定每周可飞航班数,有些是指定对方特定业者执飞,后者合约内就会与航空业者名称有关。
举例来说,开放天空的日本、美国、越南,若华航修改名称,涉及的是较单纯的时间带问题,像是热门航点东京、成田、羽田,则是双方谈妥每周可飞航班数,并未指定业者,因此台越航线还有剩余班数可飞,星宇航空就可以直接加入,不必重谈航权。
至於与中国、澳洲谈定的航权,合约已指定业者执飞,若业者名称出现异动,对方可要求重谈航权,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复兴航空关门,华航曾表示要吃下所有复兴航线,但对岸不同意而未能如愿。
对於「华航正名阻碍在於四成营收来自两岸航线,正名后就不能飞中国」的说法,华航对中国营收占比不愿正面回应,但依据法人报告,华航各航线占营收比重为美洲十三%、中国及香港廿四%、东北亚卅%、东南亚十八%、欧洲十一%及其他的四%。
航空界:部分合约会指定业者执飞
对於有人建议华航未来改名为「台湾航空」,经济部智慧财产局商标检索系统显示,「台湾航空及图TAIWAN AIRWAYS」商标已被立荣航空申请注册,但智慧局表示,立荣已声明不专用、也就是人人皆可申请,等於华航也可提出申请,但若进一步取得商标专用,华航得举证提出后天识别性。
官员表示,万一华航真要改名,最可能的路径就是,华航要附图申请、并提出声明不专用,再正式改名,且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,向智慧局提出商标有使用的痕迹,例如媒体报导曝光,提到台湾航空就是过去的中华航空等,证明「后天识别性」;另外,立荣近三年若都没有使用台湾航空的商标事实,华航也能提出废止。